需空腹的抽血化验
1.空腹血糖
空腹血糖是用于糖尿病诊断的一个检验项目,化验前应至少避免餐饮8-10小时,而少量饮水是允许的(但真的只是允许少量饮水而已,可乐、雪碧、果汁等等不在被允许范围)。另外需特别指出的是,并不是所有的血糖检测都需要空腹,需要空腹的只是“空腹血糖”,有时候医生想要获取的信息是“随机血糖”,是不需要空腹的。
其他糖尿病诊断及胰岛功能评估的检验如糖耐量试验、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等,往往需要检测多个时间截点的水平。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2-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,受饮食影响较小,不要求空腹抽血。
此化验用于帮助缺铁性贫血或类似情况的诊断,因进食可能对其造成影响,因此建议需空腹,应至少空腹12小时后再行检验。如正在进食铁剂,也应停服24小时后再行检验。
3.维生素测定
临床中,有时需检验血中维生素的含量。比如维生素B12、叶酸等用于特定类型贫血的诊治,需要空腹6-8小时抽血。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如果需要检测1,25-二羟基维生素D,需要空腹4小时抽血,但如果是检测25-羟维生素D 则不需要空腹抽血。
4.药物浓度检测
有些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,需要进行药物血液浓度监测,比如器官抑制或自身免疫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、他克莫司的患者;使用丙戊酸钠、苯妥英钠的癫痫患者。药物浓度检测一般需要空腹8-12小时。
其他检验如生长激素、甲状旁腺激素等,一般推荐尽量空腹检测。
5.血脂检测
目前多数临床处理的循证医学证据都是基于空腹血脂得出的。在以下情况,则推荐进行空腹血脂检测:
① 非空腹甘油三酯>5mmol/L时;
② 已知在社区接受随访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;
③ 高甘油三酯血脂胰腺炎恢复期患者;
④ 正在使用可引起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药物;
⑤ 有其他检验要求使用空腹或清晨标本时,如空腹血糖、治疗药物检测等。
非空腹血脂检测适用于任何人的初次血脂检测,也适用于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检测;尤其推荐在儿童、糖尿病患者(避免空腹发生低血糖)以及更愿意非空腹检验的人群中采用。
事实上不一定需要空腹的项目
血尿酸是代谢性疾病,很多人理解里是吃出来的,因此更理所当然的觉得应该空腹检验。确实,血尿酸受饮食影响极大,但并不推荐空腹禁食后检验。
事实上,检验前一周的饮食情况对血尿酸结果都会有影响,因此建议检验前应按平时饮食习惯生活。刻意“沐浴斋戒”,这样的检验结果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,不过是讳疾忌医了。
2.肝功能检测
肝功能的检测并不需要空腹,但需要指出的是,检验前24小时应避免摄入酒精,否则可能引起转氨酶的升高。
3.其他项目
一部分检验如甲状腺功能、部分肾功能项目,虽一般也推荐尽量空腹检测,但实际上这些指标在一天不同时间,不论空腹、餐后,一般都比较恒定。
此外,还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检验项目,均并不需要空腹,这里不再一一展开讨论:血常规分析、凝血功能、C反应蛋白、心肌标志物、肌酶、性激素六项、乙肝抗原抗体谱、丙肝抗体、梅毒及HIV抗体、肿瘤标志物等。
另外,根据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成年人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最新行业标准,WS/T 661-2020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→采血前患者的准备
一、饮食(空腹要求)
1.患者在采血前不宜改变饮食习惯,24 h 内不宜饮酒。
2.空腹要求至少禁食8 h,以12 h~14 h为宜,但不宜超过 16h。宜安排在上午7:00~9:00采血。空腹期间可少量饮水。
二、运动和情绪
采血前24h,患者不宜剧烈运动,采血当天患者宜避免情绪激动,采血前宜静息至少5min。若需运动后采血,则遵循医嘱,并告知检验人员。
三、采血时间
1. 血培养:寒战或发热初起时,抗生素应用之前采集最佳
2.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醇:生理分泌有昼夜节律性,常规采血时间点为8:00、16:00 和 24:00
3. 女性性激素:生理周期的不同阶段有显著差异,采血日期需遵循医嘱,采血前与患者核对生理周期
4. 药物浓度监测:具体采血时间需遵循医嘱,采血前与患者核对末次给药时间
5.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:试验前 3 d 正常饮食,试验日先空腹采血,随后将 75 g 无水葡萄糖(相当于 82.5 g 含一水葡萄糖)溶于 300 ml 温水中,在 5 min 内喝完。在第一口服糖时计时,并于 2 h 采血,其他时间点采血需遵循医嘱
6. 其他功能试验:根据相关临床指南推荐的功能试验方案所设定的时间采血
7. 血液疟原虫检查:最佳采血时间为寒颤发作时。
四、采血体位
门诊患者采用坐位采血,病房患者采用卧位采血。体位对某些检测项目(如肾素、血管紧张素、醛固酮等)的检测结果有明显影响,需遵循医嘱要求的体位进行采血。
五、输液
宜在输液结束3h后采血;对于输注成份代谢缓慢且严重影响检测结果(如脂肪乳剂)的宜在下次输注前采血。紧急情况必须在输液时采血时,宜在输液的对侧肢体或同侧肢体输液点的远端采血,并告知检验人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