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胃息肉:大多胃镜下就切了
约有1%~5%的胃镜检查者发现有胃息肉,其中约80%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,20%为腺瘤性息肉。前者癌变率低约为0~5%;后者癌变率则高达25%~50%!
为什么会长胃息肉?
胃息肉与长期喜食辛辣生冷或硬的食物、剩饭菜和腌制食品、饥一顿饱一顿、吸烟、嗜酒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。有研究表明,同时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炎性增生性息肉患者,大约40%的人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息肉会缩小或消失。
什么时候要切除?
1、如胃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,特别是多发性小息肉,可以在做胃镜检查时用活检钳夹除,也可以暂不治疗,但要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。
2、如息肉直径在1-2厘米之间,可在胃镜下切除,这类息肉通常癌变几率不大,因此大家不必有太大心理负担。
3、对已发生出血、疑有或已有癌变的息肉以及直径大于2厘米的息肉,则不论息肉多少、类型、有蒂无蒂,一定要切除。此类息肉通常可在胃镜下切除,但对已有癌变的息肉,如肿瘤可疑突破到黏膜下层,胃镜切除有困难或 不易切干净时,腹腔镜手术做胃部分切除可达到更彻底的效果。
什么人要筛查?
胃息肉多出现在50岁以上的人群,推荐对50岁以上人群进行大便潜血和胃镜检查。即使息肉切除后,每1~2年也要复查胃镜。
二、肠息肉:发现应尽早切除
肠息肉主要有炎性和腺瘤性两类,前者大多不会恶变,而后者的恶变几率则比较高。据统计,有80%~95%的大肠癌是从肠息肉一步步演变而来的,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~10年,所以我们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发现并切除它!
为什么会长肠息肉?
常见的致病因素有:遗传、高脂肪饮食、果蔬摄入少、吸烟、肥胖、缺少体力劳动等。
什么时候要切除?
医生通常建议,发现肠息肉应尽早切除。因为即使是炎症性息肉,如持续受炎症刺激,也可能会继续长大,并有向腺瘤性息肉发展的可能,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引发长期便血、腹泻、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症状。
1、对于小于2厘米的良性息肉,可以在肠镜下切除送病理检查;
2、对于大于2厘米的息肉,因为具有恶变可能,通常先在肠镜下取一点组织做病理化验,如病理结果明确伴有癌变,且无法在肠镜下做切除,可择期做腹腔镜肠切除手术。
什么人要筛查?
建议健康人群从50岁开始进行肠镜检查,若结果正常,可以过5年后再检查。